2)第627章 总督行辕驻节河堤半月有余_红楼之挽天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用罢饭菜,最多再坚持一个月,过了这次夏汛,也就雨过天晴。”

  这次以徐州为界,两衙管辖各自一段,其实他这边儿需要照顾的地段儿还要长一些,当然南河河台那边儿也不轻松,还要顾及着淮河等地的河堤。

  一众官员也拱手称是,都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  永宁伯在此,他们这段时间也不能在县衙待着,也只好在河堤上搭起了草棚,身上都快发霉了。

  就在这时,远处一个锦衣校尉匆匆而来,立定身形,抱拳说道:“都督,神京来报,朝廷钦差,内阁大学士,刑部尚书赵阁老已到了萧县驿馆,带有圣上给都督的口谕。”

  经过这段时间,刑部尚书赵默出了京,坐镇清江浦的南河,今日正好到了萧县。

  贾珩沉吟片刻,看向一众官员,道:“诸位,回县衙,迎迎朝廷来的钦差。”

  此刻,萧县,驿馆内

  屋脊上积蓄的雨水沿着檐滴落在一口黑色水缸里,发出“啪嗒”,“啪嗒”声音,在这个天色昏沉的下午,无疑更为显得更为幽静。

  厢房中,略有些泛黄的蚊帐中,刑部尚书赵默一身常衫,就着一盏烛火,手中拿着一本书翻阅,听着外间的声音,抬头看向窗外天色,昏昏沉沉,连驿站庭院中种植的树都枝叶青翠,郁郁葱葱。

  “久旱成雨,久旱成雨。”赵默目光忧虑,喃喃说道。

  这一路而来,经过河堤,就视察了下河南境内河堤,河堤见着修缮、加固痕迹,可见永宁伯已有所预备。

  但这场暴雨显然不仅波及了黄河,还波及到清江浦等地,如果一同泛滥,顾此失彼,那就麻烦大了。

  这位曾在江左之地为布政使的阁臣,比谁都知道江淮之地的地貌特点。

  就在这时,一个长随隔着帘子在厅中唤道:“大人,永宁伯已到了萧县县衙。”

  “准备马车,待本官更衣,这就前往县衙。”赵默也没有什么谁迎不迎的问题,放下手中的书,说话间,就去换着官服。

  萧县县衙中,贾珩坐在大堂条案后,手中拿着一份图册,正是黄河在河南之地的流经水域图。

  黄河开封至徐州段,目前危险之地其实也就三处,一是开封,这都不用说,地上悬河。其二,就是归德府,其三就是萧县,虽将河堤都修缮好,但天灾面前,究竟能起多少作用,谁也说不了。

  万一溃堤决口,就需要及时做好泄洪保住大城。

  见贾珩愁眉不展,关守方道:“大人无须忧虑,今年河水虽然丰沛,但如今河堤均已加固,应该不会有什么差池。”

  贾珩放下手中舆图册子,目光深深,说道:“该做的都做了,剩下的就看天意。”

  不远处坐着的徐开,看着那少年,心头复杂。

  这半个月,他都看在眼底,这位永宁伯吃住都在大堤,不停召见京营军将,鼓舞着军心士气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