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章:檄文_入主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养正摊开手中的那张纸,高声朗读起来:

  “我太祖高皇帝陛下,

  北扫元虏,南平群贼,

  始创大明万世之基业,如今已历百五十余年。

  然至孝宗,奸宦李广,恶毒阴邪,觅民间野种,充皇室之血脉……

  ……窃国小儿厚照,骄奢yin欲,凶暴无道,建豹房,筑行宫,重用奸佞朱宁、朱彬祸乱朝纲……

  ……不尊祖制,调边入京,放任其不法,罔顾人命,肆意劫掠百姓财帛子女……

  ……今有宁藩宸濠,迎太后懿旨,奉诏监国,起兵讨逆,只为匡扶我大明社稷江山……

  ……革除正德伪号,暂以大明己卯代之,

  今昭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”

  (历史上刘养正的确草拟过讨伐檄文,不过在朱宸濠失败之后,全部都被朝廷销毁,并未流传后世。

  所以上面这篇所谓的檄文节选,是本人胡乱编写的,各位读者老爷随便看看就好。

  另外,钱宁、江彬皆是朱厚照义子,赐姓为朱,正式的记载都是用的国姓,檄文里自然也是,不过本书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阅读,还是用原姓。)

  洋洋洒洒一大篇文字,刘养正读起来倒是声情并茂,抑扬顿挫,看似有理有据,可朱宸濠却知道全是在放屁。

  其文中所要表达的,无非就是朱厚照并非孝宗皇帝朱佑樘亲生的种,而是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野种。

  因而,太后传密旨给了朱宸濠,要他拨乱反正,将正德赶下皇位云云。

  听完檄文,又瞅了瞅下边一脸认同之色的李士实、王春、万锐等人,朱宸濠觉得,自己刚才对这些人的看法,似乎有点过于乐观了。

  他实在是搞不懂,既然原主和下面这帮家伙都已为造反准备十来年了,又打算以这样的借口来兴兵讨伐朱厚照,那为何就不能早点有所行动呢?

  朱宸濠对此真的很无语。

  这件事若是让他来做,那最起码在五年前,就会派人潜入顺天府。

  那些人要做的,就是从大明的帝都开始,散播当今皇帝其实是一民间野种的流言。

  随后,再将谣言扩散到京城的周边府县;

  接着是各省,最终直至传遍全国各地。

  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年代,民众的八卦之心都是一样强烈的。

  因此只要谣言传开了,那就算朝廷大力辟谣和禁止传播,也必定是没有半点阻止和澄清作用的。

  而且因为流言最开始的地方就在京城,所以更能增加它的可信度。

  这样操作下来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即便朝廷再怎么调查,也不大可能查到这个谣言的源头是在他江西宁王府。

  所谓三人成虎,众口铄金,谎言听多了自然也就成了真。

  到那个时候,舆论基础也便有了。

  等他朱宸濠起兵时再登高一呼,被谣言迷惑而响应者必然众多。

  可这帮蠢货,那么多年的时间竟然全都白白浪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