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九十九章:新教材_入主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熹啊。

  一个已经拜了大半辈子的圣人,就这么连人带著作说没就没了。

  想想也太荒谬了吧。

 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,他们再想不通也不可能改变。

  在朱宸濠离开后,那帮大臣又在华盖殿内呆愣了好半晌,过了许久才都拖着似灌了铅的双腿,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了皇宫。

  朝堂上的决定,对这件事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开始。

  当将朱熹请出孔庙的旨意传达下去后,才是引发了真正的巨震。

  但在知道皇帝为何会下这样旨意的原由后,那帮原本激动不已的学子们却又都沉默了。

  请朱熹出孔庙,可跟百多年前朱重八将孟子移出孔庙不同。

  朱重八那样做,只是出于个人的好恶,而并非“亚圣”本身出现了什么问题。

  因此在朱重八做出那样的决定后,反对声才不绝于耳,大批官员和大儒都纷纷上书,要求皇帝收回成命。

  最后即便是杀人如杀鸡的朱重八也不得不妥协,很快就又让孟子回到了孔庙。

  而他唯一能做的,也就是阉割孟子的学说,精简孟子的著作,将对方理论中对统治阶级不利的言行给剔除掉。

  可朱熹的情况跟孟子完全不同。

  朱宸濠将其移出孔庙,是因为这位私德有亏,行为不检。

  这种情况下,那帮儒生还如何能为其发声?

  真要上疏给皇帝让对方收回成命,恐怕人家都不屑于跟你多说,只一句你是否也想跟儿媳私通就足以让人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。

  这件事也冲淡了不少过年的喜庆气氛。

  朱宸濠也因为要向朱重八请罪,所以宫中往年年底的那些庆典也基本上都取消了。

  于是天命元年,就在有些怪异和拧巴的氛围中过去了。

  不过在即将迎来新的一年之际,朱宸濠倒是发布了一条令谕,那就是改新明历为炎黄历。

  他要为那个计划中永远存在的历法改名,绝不是心血来潮。

  朱宸濠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,也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。

  要知道蒙古人可也是自称为炎黄子孙的。

  既如此,那等到大明将草原部族打败收服后,在那些地方颁行新历法时,炎黄历肯定要比新明历更容易让当地人接受。

  当然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这都是小事儿。

  只不过若是能因此而减少一点儿麻烦,那也是好的。

  新年的假期结束后,各项工作才有条不紊地开始展开。

  而重中之重,自然就是新教材的编撰。

  朱宸濠将此事全权委托给了王守仁和严嵩。

  他让严嵩加入,也是为了真正编写出一套综合性的教材来。

  除了经史子集那些传统东西,还得适当加入真正有用的那些知识。

  这方面严嵩当然是要强于王大圣人的。

  也只有严嵩去办这事儿,朱宸濠才能完全放宽心。

  毕竟这家伙前世可是当过人民教师的,对教材什么的,那必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了。

  学生在什么年龄段该用何种教材,严嵩肯定也是最了解的。

  再辅以朱宸濠提供的那些小册子,想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,严嵩都能大致编写出来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