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八十六章:露天剧院_入主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陛下。”

  离开教坊司后,严嵩又对朱宸濠进言道:

  “你让人排演话剧,那就得修建剧场呀。

  可咱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没有电,那么打光无疑就是一个大问题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

  朱宸濠听后也点了点头,不过既然对方提及此点,那很可能已有了啥想法,于是他直接问道:

  “怎么,你有办法解决这一点?”

  “办法谈不上,只能在剧场设计时,多考虑引入自然光吧。

  若再用一些大镜子配合,对阳光进行折射,说不定也能解决一部分采光的问题。”

  严嵩在前世时的确接触过舞台灯光之类的,可他却从未想过会来明朝搞这一套,当然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可言。

  此刻,他也就是提一个大致的想法罢了。

  至于成与不成,恐怕还得经过实验才能最终知晓。

  “你不是要烧玻璃吗,那好,连带着弄些玻璃镜子出来,然后再试试看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严嵩在提出使用镜子时,就知道这种事肯定会落到自己头上,因此立马便应下了。

  “我看后世的那些大剧院,好多都是采用的圆形设计,你觉得咱们是不是也修一座圆形的呀?”

  朱宸濠想到前世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时的情形,于是又问了一句。

  “圆形啊……依大明现有的技术,恐怕……”

  严嵩听后直皱眉,不过很快他便双眉一挑,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,

  “陛下,臣以为,或许咱们可以学学古罗马人,先修一座半圆形的阶梯状露天大剧院。

  至于室内的剧院吗,可以再好好规划研究一下,等方案成熟了,再修建。”

  “露天大剧院?”

  严嵩此言,也让朱宸濠眼前一亮。

 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话剧这样的戏剧表演体系,而戏曲对舞台的要求不高,即便是清朝时号称三大戏楼的戏台,其实也是简陋不堪。

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也跟中国戏曲艺术的侧重点不同有关。

  戏曲跟话剧比起来,更着重于一个“听”字,而非是“看”。

  以前有戏曲表演时,人们往往也是说的去听戏。

  好些人,甚至还会在看戏的过程中,闭上眼跟着“角儿”的演唱摇头晃脑。

  这种情况下,自然也就不怎么重视舞台效果了。

  而戏剧表演,更注重的是演。

  光听,那就是看了个寂寞。

  对舞台的要求当然也就水涨船高。

  修建露天大剧院完全能满足观看的需求。

  对光线而言,恐怕就不是担心看不清,而是怕太亮了。

  当然,露天大剧院的缺点也不少。

  比如对天气的要求。

  下雨下雪都不能演出。

  冬天太冷,夏天太热,也只能歇着。

  所以即便修建露天大剧院,室内剧院该修还是得修。

  朱宸濠权衡一番之后,决定可以修一座试试。

  毕竟这种剧院,早在公元前那帮古希腊和罗马人就已经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