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89章 逛上海2_我在大明造航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继续沿街前进,她们来到了黄浦江大桥。

  这是一座跨度近七百米的大桥,虽然不如南京长江大桥壮观,但对于第一次见这种大桥的曹雪琳她们来说,还是相当壮观的。

  走累了的她们,上了轨道电车,继续欣赏窗外的景物。

  “那是世贸大厦吧,真高啊。”

  下了车,她们看到上海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组,世贸大厦。

  两百三十多米高的建筑,耸立在其他建筑之间,犹如鹤立鸡群。

  在当前这个时代,两百多米高的建筑,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。

  建筑越高,建造难度就越大。

  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,需要考虑的方面就非常多,比如抗震性,防风性。

  越高的地方,风力就越强。

  一般情况下,如果地面的风力为5米每秒,那么在两百米高的地方,风速就能够达到20米每秒。

  而这,已经是烈风的标准。这种烈风,对一些房屋能够造成轻微的损害。

  而对于摩天大厦,影响更大,足以让高楼随风摆动,幅度超过一米的都有。一栋几百米的高楼随风摆动,那种画面,想想都觉得恐怖。

  不过250米以下的建筑都还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,如果是三四百米的建筑,风力达到了三十多米每秒,那么如何应对风力影响就是个重大难题了。

  一般情况下,通过建筑的形状,结构的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风力的影响。而超高层的大楼的顶部,通常都会有简称TMD的‘调谐质量阻尼器’。

  也就是一个用放置在建筑顶部的位置的大铁球,重达几百上千吨。可以在建筑随风摆动的时候朝反方向移动,从而减小这种摆动的幅度。

  这些知识和经验,在原历史时空里,往往都需要无数血的教训才能够得到总结。

  而如今的大华,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,都是由吴长庆直接提供给那些建筑师。

  这就等于,原历史时空里的建筑师是靠自己去寻找出一个个定理公理。

  而在当前这个时空里的建筑师,只需要学会吴长庆给出的证明过程。

  两者的难度,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  这也是大华的建筑水平发展如此快的原因,他们无需经历失败,只需要老老实实,按照标准流程来建造就可以了。

  曹雪琳,李媚娘这种‘普通人’其实也并不清楚建造如此高楼的难度。但是,这种高度,却足以给她们带来巨大的震撼。

  让她们产生一种,这座世贸大厦很牛逼的感觉。

  “这都是小意思,正在建造的东方明珠塔据说会有四百米高,那才是真正的高楼。”

  一个本地人自豪的说道。

  他说的是正在建造的上海电视塔,用来发射无线信号的建筑。

  大华已经造出了不少电视机,距离在南京和上海这种大城市普及,也就是几个月,或者一两年的事情。

  有了电视,当然也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