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62章 突围计划_我在大明造航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向南,渡过莫河,利用河流阻止敌人的装甲部队,然后绕过杜尔加布尔,向西撤退。”

  虽然兰契已经对这场战争不抱希望了,但是身为主帅,他还是在干着自己的本质工作。

  事到如今,反攻什么的他已经不抱希望,他只想着把这些部队带出去。

  能够带出十万人他都满足了,带十万大军回到德里,还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掌握一丁点资本。

  在兰契看来,接下来除了向大华投降谈判,莫卧儿帝国已经没有了其他出路。

  继续打肯定是打不赢了,莫卧儿帝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。

  即便是某一场战役打赢了,也改变不了双方的实力差距。

  更何况,他们现在是连一场战役都打不赢。

  虽然,在莫卧儿的高层中,有个战略家提出了持久战的概念,建议把所有的正规军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和山区,进行游击战。

  以不断骚扰华军,截留税收,破坏基础设施为主。

  以游击战牵制大华大量驻军,增加大华在印度的统治成本。

  只要持续几年,就能让大华在印度的收益远远低于支出。

  到时候,华军或许有可能会因此放弃这片地方。

  如果华军不放弃,他们再选择去和大华谈判,也更有谈判资本。说不定只需要割点地方加点赔款,就能保全莫卧儿帝国的独立。

  这种战略思想,从理论上来说是行得通。

  毕竟莫卧儿帝国很大,足足有四五百多万平方公里,大华想要把每一个地方都稳住,需要的军队是海量的。

  就大华目前在印度的二十多万军队,远远不够分。

  别说是二十万,哪怕是一百万大军,撒到这一片土地上,也就跟沙滩上的一堆沙子差不多。

  而要养活海外的一百万军队,需要的钱财无法估量。

  如果大华靠残酷的剥削印度百姓来养活那些军队,则是正中他们的下怀。

  激起了民怨,大华在印度的统治更加困难。

  而且,在印度布置的兵力太多,统帅还有可能选择独立。

  总之,只要实行游击战,持久战,他们反败为胜的机会还有很多。

  但是,在兰契看来,这种战略其实根本不行,完全脱离了实际,是一种空想主义,是莫卧儿高层一厢情愿的想法。

  因为这种战术,其实非常依赖全国的普通百姓。

  无论是补给,还是伤员,情报,甚至包括隐藏。

  这些都需要百姓的帮忙,游击队才能够坚持的和华军斗争下去。

  但是,百姓凭什么帮印军士兵?

  兰契虽然不是底层出身,但是在基层工作过,也在社会上工作过。他知道印军的士兵是什么鸟样,也知道印度的百姓对士兵是什么印象。

  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,兵匪。

  对于百姓来说,华军士兵和印军士兵同样可怕,甚至,华军士兵还要稍好一些,至少他们纪律性好。

  而印军,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