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31章 计划作战_我在大明造航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打仗哪有不冒险,这些风险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。即便是遇到了不利的情况,无非也就是包围失败......”

  熊长陵解释着。

  经过论证,不少参谋都认同了这个作战计划。

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他们都对己方的部队有信心。

  数日后,华军开始了行动。

  一个团从北边出发,绕过千代田攻占向原。

  另外一个旅由海军护送,从安谱登陆,攻占西条。

  总部给他们的时间是三天,三天之后不管他们有没有成功,主力都会在正面向敌人发动总攻。

  要是那些拦截部队在三天内没有完成各自的任务,那么这次包围的计划就会宣布失败,敌人可以通过那两个地方向后方撤退。

  这就是计划作战的弊端。

  各个部队必须按时完成计划,才能达成想要的配合。

  比如按照计划里,前锋部队需要在某个时间里清楚路上的火力点,那么,负责执行任务的人就必须在这个时间点里完成。

  因为其他部队都在按照计划冲锋。

  不在计划的时间里炸掉这个火力点,冲锋部队就要被机枪扫射。

  机枪随便一扫都是一大片,更要命的是冲锋部队伤亡太大还会影响后续攻占山头。

  计划作战中,一环接一环,一个环节出问题,其他方面都会受到牵连。

  这种弊端,要等到电话普及之后才能解决。

  有了电话,前锋的部队便可以通知下其他准备冲锋的部队,让他们迟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再冲锋,清除火力点的士兵就有时间去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任务。

  电话的瞬时沟通,可以在战场上临时调整作战计划。

  这就是信息战争,信息战争可以根据战场形势,不断的更换调整作战任务。

  可惜,当时军队还没有那么先进的装备。

  计划作战弊端很多,但优势也有很多,比如,可以让敌人没有反应时间。

  计划作战一旦发动,那就是如潮水般的攻势。

  如果华军不按这个作战计划来,选择等断后的部队拿下了向原,西条再发动进攻,就会给敌人很多的喘息机会。

  没有电话,拦截部队从西条和向原向后方传递消息需要时间。

  而这个时间,就会给敌人调整部署的机会,敌人就可以集结优势兵力对拦截部队进行围攻。

  华军再强大,遇到十几二十倍的敌人,也不可能完全挡得住。

  更要命的是,万一传递消息的士兵遇到了意外,就会增加更多的变数。

  但如果是按照计划作战,当敌人得知后方退路被断的那一刻,华军就发动了总攻,他们就没有时间再去做其他反应了。

  只要华军的总攻顺利,敌人就会陷入溃败。

  在通讯落后的时代,计划作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战方式。

  这种作战方式,还必须是那种执行力非常强的部队才能够使用。

  要让扶桑人来,他们还玩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