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45章 都是人才_我在大明造航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王益也没想到自己可以高中,高兴的有些失态。

  其他考生看着他,既有羡慕的,也有嫉妒不服者。

  当然,这些都是暂时。

  等他们冷静下来之后,有些人则是动起了这方面的心思。

  既然自己无法在总分上突破,能不能也试着在某一方面钻研呢?

  就目前看来,大华还真是什么人才都要。

  算术天才,音乐天才,医术天才,甚至有个写诗写的好的家伙也被录取了。

  只要能在某一方面做到顶尖,貌似都可以出人头地。

  这对于某些有特殊天赋的人来说,这算的上是一个好消息。

  张贴完那些偏科人才,剩下的都是大家眼里所公认的总分人才了。

  其中,最受关注的还是前三名。

  第三名的获得者是来自苏州的钱学敏,第二名的是南京乡试的解元蔡仲元。

  很遗憾,若是他这次能够拿到第一会元,就有希望冲击连中三元的美名。

  可惜他遇到了对手,欧阳世奇,本次科举的会元。

  欧阳世奇,成了唯一有希望成为连中三元的人。

  只要他在最后的殿试上表现不要太差,状元的头衔基本上也就是他。

  总分660的卷子,欧阳世奇硬是考了628分。

  单看628这个数字或许说明不了什么,但是对比下第二名蔡仲元的576分第三名钱学敏的573分,就能说明欧阳世奇有多变态了。

  他的策论,298分,接近满分,八股文是满分100。才艺方面,诗歌是28分,明经满分30。

  他的总分才628,很大的原因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吃了点亏。

  而这,主要是因为他接触的晚。

  一直到九江被大华攻陷之后,他才正式开始接触数理化。

 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,他愣是靠着自学和四处写信求教,把这两科考出了个中等之上的水平。

  再多给他点时间,这两科考满分也不再话下。

  在别人眼里很难的的学问,在欧阳世奇眼里都不是个事。

  这个世界上,真的存在着天才。

  “第一名,第一名,欧阳兄你考了第一。”

  冯亮那个羡慕呀,此时他才是真正的后悔到了姥姥家。

  当年他们第一次见面还是八年前,两人在同一学堂进学。

  那个时候,他们两个的成绩还经常不相上下。

  但是后来,冯亮因为吃不了那种苦读的幸苦和寂寞,慢慢的松懈了下来,成绩才逐渐落后于欧阳世奇。

  他现在忍不住的在想,若是当初自己坚持了下来,今年连中三元的人,会不会是自己?

  在智商方面,冯亮自认为不输任何人。

  在天天玩耍作乐的情况下,他依旧考了两百六十多名就很说明问题了。

  有些人哪怕像欧阳世奇一样努力,也考不到两百多名。

  连中三元呀,这是多么大的荣耀。

  从隋朝有了科举到如今,一千年的时间里,总共才出了十四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