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30章 难道他是天生的帝王?_我在现代留过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并不是非黑即白。

  朝廷固然可以嘴巴一张,取消掉蚕盐钱。

  他似乎是想改革蚕盐钱!

  这就实在是不可思议了。

  于是,地方为了做事,就只能临时征税。

  只是在和天子汇报,他们在各自辖区做的事情,同时也报告着他们按照天子旨意,所做的那些事情的进度。

  显然,他们是在忌惮在场的起居舍人。

  毕竟,官家年少,圣质仁厚,孺慕圣人之道,想为民做主,想给百姓减轻负担。

  在泉州,蔡确主持了大奥在官造船舶作坊的应用。

  于是登州百姓纷纷出海捕鱼。

  先是黄河在景佑元年决口,开启了大宋的天灾纪元。

  说着,赵煦也看了看屏风后的范百禄。

  “可天下州郡官府怎么办呢?”

  甚至可能把这个事情的责任,全部推给两位相公的父辈。

  两位宰相动了动嘴唇,心说:“陛下,您嘴巴子一动,罢废蚕盐,倒是轻松了……”

  明州那边,陈睦主持下,则开始扶持民营、私营造船厂。

  行吧,行吧!

  这天下社稷是您的。

  赵煦瞧着,适时的将话锋一转,道:“自景佑迄今,已有数十年……”

  孝道,可是士大夫最核心的价值观。

  “老臣愚钝,不知陛下之意……望乞陛下明言!”

  这可不行!

  叠加着天灾和战争,大宋财政陷入崩溃。

  那就真的是善莫大焉了!

  登州的大奥,似乎主要是以中小型的渔船为主。

  甚至,一些在北方反应良好的政策,一旦挪到南方,就可能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。

  这……

  压服了两位宰相后,赵煦就欣慰的点点头,动情的说道:“得两位相公之助,这蚕盐积弊,朕以为定可荡清!”

  有时候,上位者眼中的好政策,落到下面却会害死无数人。

  但……

  偏生,哪怕赵煦想要调整,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好的切入点和机会。

  心态也在这个时候放宽下来。

  韩绛和吕公著却在听到这个话后,都抬起头来。

  因为他们发现了,小官家似乎并不想一纸诏书,就直接罢废掉蚕盐钱。

  两位宰相看完,都皱起眉头来。

  在大宋强本弱末的国策下,一切税收归中央。

  可能随便碰一下,就会引发大问题。

  搞不好都可能是他们的政敌甚至是仇人的后人。

  两位宰相点点头。

  这反而会加重百姓负担!

  “陛下……”

  他们现在就算拦下来了。

  而在这些历史大事的背后,藏着一些魔鬼的细节。

  然后,他们两个就发现,这三人的实封状,根本没有讲蚕盐的事情。

  两位宰相感觉,自己是真的跟不上,这位陛下!

  “另外,将知登州事苏轼、知明州事陈睦本月的实封状都给朕取来。”

  由不得他们不慎重。

  “朕查过崇文苑里的文牍……”赵煦轻声道:“对蚕盐钱的败坏由来,稍微了解了一下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