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12章 登州鱼风靡汴京_我在现代留过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泪。

  加上赵煦每天坚持三餐‘不过四菜两汤’的俭朴人设——于是他成功赢得了大量人心。

  如今,已在汴京士大夫们心中,成功塑造成了一个节俭、克己的君王形象。

  这个形象可是很有用的。

  可以为赵煦规避无数风险,也可以让他要做的事情,充满正义。

  就拿靖安坊的改造来说吧。

  换一个皇帝,可能朝廷内外,都会觉得是要敛财了。

  可赵煦不会。

  因为,官家连三餐都无比节俭。

  又怎么可能为了敛财去做坏事?

  官家只是为了孝道才这样做的!

  官家有什么错?!

  哭,都给我哭!

  但事实上,赵煦有什么损失吗?

  没有!

  四菜两汤,本就足够他的营养了,很多时候他都吃不完。

  当然,他也想开开荤。

  这个时候,每五天出宫一次的机会,就成为了他开荤的时机了。

  探事司在他手里,也算被他玩出花了。

  赵煦现在给探事司的一个任务之一,就是让他们满汴京城的试吃各色点心、小吃。

  找出那些味道最好,最受欢迎的店铺。

  等他出宫,就提前让冯景派人去点好,然后打包带来开封府。

  自然,赵煦也废物利用,让汴京新报专门开辟一个版面,介绍着汴京的小吃店铺,并对其进行点评。

  如今这个探店专栏,已经刊登到第三期了,据说很受欢迎,好多老饕都开始注意到了。

  今天中午,赵煦吃的不是外卖。

  而是近期在汴京城开始爆火的登州海鱼干。

  因为这是苏轼隆重推荐,并且写在其那首现在已经传唱天下的《水调歌头。重阳日食登州鱼兼怀子由》的大作之中的菜肴。

  现在,士林之中,因为苏轼的这首词,已经出现了风潮——同年、同窗聚会,要是不吃登州鱼,就没有感觉,关系也不够亲密。

  为什么?

  大宋头号诗人,亲自写词背书了——真兄弟就得吃登州鱼。

  没看到,人家苏轼苏子瞻,都因为吃了登州鱼,潸然泪下,回忆起了过去和苏澈一起读书、游历的往事,于是遥望汴京,默默祝福着弟弟在汴京一切皆好。

  手足之情,溢于文字之中。

  在这首词里,苏轼甚至是再次写下了: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的句子。

  属于是为了推销登州鱼干,脸都不要了,自己抄自己。

  但效果,超乎想象。

  登州海鱼干,在整个大宋州郡,特别是汴京城里今年以来卖到脱销。

  当然了,在这个过程中,赵煦指使着探事司,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。

  比如说派人到处吹捧登州鱼的鲜嫩,也譬如说让那些报童,卖完报纸就在街巷里唱有关登州鱼的童谣。

  甚至是直接让汴京新报,刊登了登州鱼干供不应求的报导。

  在短短一两个月内,就直接在汴京城创造了登州鱼干的消费市场。

  探事司方面估计,仅仅是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