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92章 苏轼在登州_我在现代留过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昳。

  但这个流派的生命力极其旺盛。

  历朝历代都有代表作。

  魏晋南北朝有《搜神记》,隋唐有《酉阳杂俎》,大宋也有《太平广记》。

  都是经久不衰,广为流传的故事、传说。

  “三国?”石得一不太明白。

  赵煦解释道:“就是用历史的办法来讲故事……以演义、传奇为主,述忠恕仁义!”

  “所以……”赵煦看着石得一道:“此故事,当遵刘为主!”

  遵刘在大宋民间,已经形成了风潮。

  那瓦子里的说书人讲三国,也早已经清一色尊刘了。

  每每讲到关羽战败,昭烈帝托孤,诸葛亮壮志难酬。

  说书人都会情绪激动,而听众也跟着被感染。

  只是,这些故事都是类似现代的段子一样。

  每个说书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段子,也基本只将其中一段。

  自然,石得一对此很清楚,他听完就低下头去:“臣明白了!”

  “我给这三国,题一首词吧!”

  赵煦说着,就提笔蘸墨,开始在纸上写起来。

  石得一站在旁边,看着这位大家提笔挥毫。

  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……”

  仅仅是这一句话,英雄气概,就已经扑面而来。

  这让石得一诧异不已。

  赵煦却是一气呵成,将这首他在现代最喜欢的词默写完成。

  然后,在这首词的最后,郑重的写上署名:杨慎。

  “大家这词是?”石得一忍不住好奇的问道。

  “我无意中在大内秘藏看到过的一首词!”赵煦自然不需要去抢占别人的名头。

  他是皇帝。

  根本不需要靠文章扬名。

  哪怕他的诗词文字,和后世乾隆一样。

  文人士大夫,也只有吹捧和赞美的份。

  石得一看着这词,赞道:“这首《临江仙》,真乃气势磅礴,词人定是隐世的诗人!”

  “呵呵……”赵煦笑了笑:“诗词文章,不过小道而已!”

  “不能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者,诗词文章再好,也不过尔尔!”

  石得一顿时低下头去,他知道,大家指的是那位晏几道。

  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典型。

  连大家在知道他天天在好友家里和歌女们嬉闹后,也曾叹息了一声,评价了此人:“我大宋的大脸宝呀!”

  虽然不知道大脸宝是谁?

  但石得一知道,从那以后,大家就再也不提他的名字了。

  “说起诗词,苏轼在登州为官官声如何?”赵煦想起了那位真正的大文豪,在现代被无数学生视为大魔王的苏轼,于是问了一句。

  “逻卒们根据入京的登州商贾、士人们的传说……”石得一答道:“苏轼在登州为官以来,已经做了不少好事……”

  “他还命登州百姓,多造渔船,出海捕鱼……”

  “为了让登州人吃海鱼,他还亲自下厨,做了许多美味,送给登州州衙上下的官吏食用,还将相关做法,贴在了州衙的布告栏中……”

  赵煦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