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_我在现代留过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但她想起了雕版印刷,也喜欢的道:“若此物真能兴盛我大宋文脉,我儿必可为尧舜!”

  她虽然是太后,但也是士大夫家里的女儿。

  对这种事情天然是支持的。

  于是,赵煦命沈括‘造活字’以兴文脉的事情不胫而走。

  保慈宫的太皇太后在知道这个事情后,更是笑的合不拢嘴。

  ……

  沈括走出大内,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。

  他摸了摸那枚,刚刚从内东门司拿到的,刻有他名讳和差遣的铜符。

  他有些不敢置信。

  入阙的第一天,就被少主单独召见,第一次召见之后,就赐给了他入宫的铜符。

  有此铜符,他今后就具备了入宫的资格。

  只是不能进内东门以内而已。

  这让他有些恍惚,同时也深感压力。

  皇室的恩典,从来都伴随着毒药。

  事情没有办好,现在恩典有多高,将来责罚起来就有多重!

  所以,沈括知道,他必须尽快的前往都堂,拿到正式的官印,然后马上上任。

  争取尽快的,取得成绩!

  是的!

  沈括很清楚,要快一些拿出成绩!

  虽然少主,没有给他定什么期限,也没有要求他必须怎样怎样。

  可沈括太清楚,赵官家们的耐心到底有多大?

  熙宁变法,为什么速度那么快?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?

  上面的天子,急于求成,压力给下去,王安石也扛不住。

  你想慢慢来,天子是等不了的。

  所以,很多法令和条例,根本没有经过仔细论证和讨论,匆匆忙忙就颁布了下去。

  王安石辞相退隐后,这样的事情更加突出。

  永乐城之败,就是最好的证据!

  回忆着往事,沈括也是叹了口气,他知道,他得在少主交代的三个事情里面挑一个出来当重点推进,尽快拿出成绩。

  “存中!”

  沈括正在宫门下想着,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前响起。

  沈括抬起头,看到了章惇那张让人又恨又喜的脸。

  “子厚!”沈括露出一个公式化的笑容,上前拱手行礼:“多年未见,子厚已是国家执政,天子股肱了啊!”

  章惇微笑了一下,熙宁六年,始议军器监,章惇被授命主持军器监的组建工作。

  没多久,沈括出任军器监,主持军器制造诸事。

  两人在这个过程中,打了不少交道,算是老熟人了。

  章惇还了一礼,然后悄悄的和沈括说道:“存中知道吗?”

  “苏子瞻也和存中一样起复了……”

  沈括神情在这刹那凝固了一下,然后假笑起来:“子瞻竟也起复了……可喜可贺……可喜可贺……”

  但心里面,总难免有些七上八下。

  乌台诗案,严格意义上,追根溯源,应该是他沈存中首先发动的。

  如今,苏子瞻和他一起起复了。

  这要是朝堂上遇到了,多少会有些尴尬吧?

  “李资深已经下狱,存中知道吗?”章惇又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yue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